一场“俄式风情”的创业泡沫破裂,“开俄罗斯商品馆半年,亏了120万。”
2024年12月,一位不愿具名的创业者坐在空荡荡的店铺里,望着货架上未拆封的“大列巴”“紫皮糖”和“伏特加”,声音里满是疲惫。他的故事,只是全国俄罗斯商品馆“闭店潮”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俄罗斯商品馆中,超60%的门店经营时长不足半年,亏损金额普遍在50万-300万元之间,部分头部品牌甚至悄然撤出核心商圈。
这场曾被视为“风口”的创业潮,为何在短短一年内从“遍地开花”沦为“集体溃败”?背后是政策红利、消费心理与市场规律的残酷碰撞,更是一群跟风者的“财富梦”如何被现实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