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围猎”1人→1人“收割”多人
一个盘口揽上亿!查实诈骗近60亿
其实,缅北果敢的各大家族都心知肚明,在当地乱局和社会生态中,“权力”是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但若想巩固和扩大,并代际传承这样的家族地位和影响力,自然就要靠源源不断的金钱来支撑。而继“黄赌毒”等传统违法犯罪活动之外,来钱最快、收益更高的电诈产业,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在魏家犯罪集团的威胜园区,不断变换的诈骗“马甲”,在一些所谓的“金融投资理财”的技术加持下,也开始有了“腾笼换鸟”之势。
专案组查实,从2018年到2023年,威胜集团先后建设1号、2号、3号园区、波波乐园、幸福桥香格里拉等14个园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落成的可以容纳上万人的御龙国际,俨然已经成为魏家电诈园区的“新地标”。
2019年,“金主”康某偷渡到缅北,投靠魏家之后,他发现园区主要是通过“杀猪盘”的传统模式来获取诈骗所得,不仅过程长且收益慢,于是决定换个诈骗的“新玩法”。
犯罪嫌疑人 康某:看到盘口金额不怎么大,我就提了几点建议给他们。采取一种拉群的方法,把所有加的客户全部拉到一个群里面,模式跟传销一样。包装、引流、拉群、下载App,等到最后客户一多的时候就统一“没收”。
结合“虚假投资理财”与“杀猪盘”的复合型诈骗,由原来多名电诈分子“围猎”一名受害者,到一名诈骗分子“收割”多名受害者的转变,这种团队裂变模式,由康某在魏家犯罪集团复制推广,其核心在于通过虚假投资平台诱骗受害者投入资金,再通过层级压榨和系统性收割完成诈骗,与传统庞氏骗局的逻辑如出一辙。
犯罪嫌疑人 康某:慢慢勾引他们上钩,前期多少钱都可以提现,最多的一次是一个亿的大盘,拿袋子一百万元一袋码起来放到房间。
魏家犯罪集团的二代子女们,先通过在社交媒体塑造“成功企业家”形象为平台背书,再通过所谓的“信托基金”或“区块链项目”等概念作为金融伪装,混淆视听。这波操作下来,魏家的诈骗园区俨然成为动力十足的资金“收割机”和技术“孵化器”,带动各个盘口的诈骗所得“水涨船高”。
专案组民警:以前老街有没有这种?
犯罪嫌疑人 康某:有,但是他们做不出来,诈骗技术没达到。
专案组民警:转化成你这个模式运作,一个盘口大概收益是多少?
犯罪嫌疑人 康某:上亿元。
专案组民警:几千万的盘口在缅甸是属于什么级别?
犯罪嫌疑人 康某:几千万在缅甸属于小盘口了。
专案组民警:那你形容一下什么叫大盘口?
犯罪嫌疑人 康某:最少也要好几个亿。
在缅北电诈金主的眼中,钱的概念已经变成了只是一个数字,而电诈赃款的资金转移既有闪电速度,更有复杂路径。经过犯罪集团专业化的洗钱链条,专案组想要在复杂的跨国资金流动中构建一条无懈可击证据链,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汉沂:我们的侦查员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份、240多个地市,取证了上万人。现在查清的还只是一部分,没办法全部查清,因为境外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查清他们涉及的诈骗金额就将近60亿元,开设赌场的流水大概近百亿元。
电诈犯罪的疯狂敛财,并没有让魏家放弃“黄赌毒”的老营生,反而可以利用它们来“收割”金主或底层电诈人员的非法所得,成为魏家在诈骗园区内的另一个“蓄水池”。
犯罪嫌疑人 康某:反正就是他们怎么玩就陪他们怎么玩。
专案组民警:所以说赌博输赢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没什么感觉?
犯罪嫌疑人 康某:没感觉。
被告人 魏青涛:KTV有酒房、“嗨房”。可以给客户吸食K粉、饮“开心水”的房间,叫“嗨房”;陪客户吸食K粉的是“嗨妹”。在星际“嗨房”里吸K粉的这些客户,大多是果敢做诈骗的老板和业务员。
围绕电诈,“吃干榨尽”的主要目标几乎全部指向了中国公民,而坐享其成的魏氏家族却过着骄纵奢靡、挥金如土的生活。
魏家兄弟热衷举办各种宴会,尤其是寿宴,接受地方势力、军队和社会团体以及电诈金主们的顶礼膜拜和巨额寿礼。
家族成员特别是年轻的二代们,喜欢在国外购置大量房产,高调炫耀名牌服饰、豪车豪宅,动辄使用直升机出行,高额消费的高尔夫球只是他们休闲娱乐和日常社交的一部分。
然而,魏氏家族用黑金填充的贪婪注定要被反噬。
侦办缅北魏家犯罪集团专案组成员 黄源锋:作为专案组民警,虽然这个案件我们办了两年多,经历了700多天的风风雨雨。但在最后这个阶段,我们如果不能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能把这个案件办成铁案,也对不起我们自己的辛苦付出,也对不起我们身上的这身制服。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 邱鑫:前期的所有艰辛努力,到最后是以判决来印证这个成效是否成功。越到专案的收尾阶段,越是攻坚的阶段。所以我们专案组全力以赴,支撑着诉审的成功,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公诉的补证,来支撑审判的最大效果。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徐平 张岗 刘刚 苗毅萌 范月鸣)
原标题:武装力量有编制、接班人杀人祭天 缅北果敢魏家犯罪集团专案细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