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漳州无人岛现巨大垃圾天坑 非法包船登岛成公开生意

日期:2025年10月12日 20:07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佚名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达到8.88亿人次,创下新高。如今,不少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常规景点的“打卡游”,而是转向小众、刺激的“探险式”出行。这些被禁止开发、应受到严格保护的无居民海岛,在社交平台“旅游攻略”的推荐下,正成为热门目的地。然而,“无人海岛游”背后却隐藏着生态破坏与安全风险。
福建漳州的南碇岛,就是这样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因独特的火山岩柱群地貌,被列入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保护区,该公园早在2001年便入选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规定,未经批准,无居民海岛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但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南碇岛”,发现大量“上岛攻略”和“包船指南”,详细介绍登岛路线、航程时间乃至价格信息。

那么,福建漳州南碇岛,这座无人岛怎么成了新晋旅游打卡地呢?记者在国庆假期前往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探访。在售票窗口,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南碇岛禁止登岛。
工作人员介绍,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不少经过规划开发的海岛已对游客开放,但南碇岛属于尚未开发的无人岛,按照规定,禁止游客登岛。

然而,记者在现场调查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记者乘坐景区观光车时,司机给出了与票务工作人员截然不同的说法。他不仅声称“南碇岛可以去钓鱼”,还主动推荐起包船服务,并当场提供了联系方式。
这位观光车司机介绍,距离南碇岛最近的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整美村,是游客包船登岛的主要出发点。记者随即前往整美村实地调查,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其他旅游设施或景点,但民宿却很火爆,节假日期间一房难求。

多家民宿工作人员介绍,住店客人大都为登岛而来,村里有人从事包船业务,专门送人上南碇岛游玩。记者了解到,整美村码头距离南碇岛最近,前往南碇岛航程最短,因而很多游客选择这里坐船登岛。在整美村码头,记者碰巧遇到了一批返程的游客。

记者发现,载客的船只就是改造的普通渔船,在船两侧增加了可以乘坐的木板,船上方多了顶棚,仅这一次竟有14名旅客陆续下船,甚至1名游客还带着宠物狗。

载客船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客流高峰时段每天有三个航次,开船时间分别为早上5点,上午9点和下午2点,4个小时一个航次。假期人多的时候,乘船登岛还需要提前进行预约。
尽管无居民海岛明确禁止开展旅游活动,但南碇岛的旅游却十分火爆。游客涌入原本人迹罕至的岛屿,会带来什么改变?
为确认是否如工作人员所述可以登岛,记者以普通游客身份,随机预约了一艘载客船。在整美村码头,记者发现同时有三艘载客船接驳游客,其中一艘船上,游客数量超过了30人。

记者注意到,码头登船口的指示牌,明确提示 “严禁涉渔、养殖、三无等非载客船舶非法从事载客出海行为”“自觉远离非法载客出海行为”。游客纷纷从指示牌前走过,而码头上的联合执法工作站却无任何执法人员前来问询。
经过近50分钟的行驶,三艘渔船依次抵达南碇岛。渔船通过加速顶上礁石的方式来固定船身,让游客通过甲板跳到南碇岛。南碇岛面积不大,除了观看岛上独特的地貌,大部分游客都选择向上攀爬到山顶。

记者注意到,南碇岛没有正规步道,仅有一条经踩踏形成的小路。这条小路宽度不足半米,两侧为裸露的岩石和陡峭的悬崖,部分路段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向上挪动,整体攀爬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有跌落悬崖的风险。攀爬途中仍有游客,不顾危险频频拍照。

记者注意到,在南碇岛沿岸的岩石缝隙中,散落着大量生活垃圾。其中,塑料瓶、废弃卫生纸、食品包装袋等垃圾格外显眼,部分垃圾因长期堆积,已经出现腐烂迹象。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岛屿内侧区域,记者还发现了一个体积较大的 “垃圾天坑”,坑内满满堆积着各类生活垃圾。
此外,记者还看到,不少游客使用工具挖掘海岸边的石块,将其作为“纪念品”带走。在登岛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岛上存在多处明显的引火点,地面不仅留有黑色燃烧印记,还残留白色胶状物,能清晰判断出曾有人在此处生火。

这一实地观察与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相关视频相互印证。视频中,游客搭建简易炉灶生火煮饭、钓鱼烧烤,甚至在岛上露营。
游客活动
破坏岛礁生态系统
南碇岛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岛上密集分布的玄武岩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形态规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地质遗迹之一。游客的活动对岛礁生态系统会造成哪些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张绪教:游客上岛以后,他们攀爬到柱状节理上边,对柱状玄武岩造成破坏,这种物理破坏是不可逆的。
记者了解到,南碇岛有140万根玄武岩石柱群,在国内十分独特,科研价值极高,是研究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地质运动的稀缺实物证据。
在南碇岛上,游客随意丢弃塑料瓶、泡沫箱、食品袋等垃圾,以及一些人为露营或生火而留下的焚烧点,这些行为是否对岛上的玄武岩地貌造成损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张绪教:这种露营、燃烧等行为是一种对柱状玄武岩的全方位、深层次破坏。另外燃烧、加热的时候,柱状玄武岩也会发生一定膨胀。火熄灭以后,它就会冷却,就会收缩。在这种热胀冷缩的影响之下,柱状玄武岩的物理性质会发生改变,不断积累会导致整个柱状玄武岩的破坏。
违规进入无人岛
意外时有发生
近年来,游客违规进入无人岛等未开发区域,不仅破坏了当地生态,也给自身安全埋下隐患。
记者了解到,游客违规进入南碇岛这样的无人岛并非个例。近年来,前往无人岛、未开发区域的探险活动屡见不鲜。在福建、广东等地,今年以来就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由此引发的意外也时有发生。

今年9月,福建四礵列岛近百名游客被困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四礵列岛由多个无人海岛组成,其中仅北礵岛为开放景区,东礵岛、西礵岛等均属于法律禁止登岛的无人岛。为了追求险峻断崖和“跳岛游”的体验,不少游客违规登岛。最终因接驳快艇无法靠岸,近百人被困海上长达约3小时。
记者了解到,这些游客中,有的从清晨就登岛游玩,在烈日下滞留数小时,老人与儿童也在其中。部分游客因体力不支瘫坐在地,还有人出现中暑症状。由于潮汐限制,海警执法员无法立即靠岸,只能待傍晚涨潮后分批转运离岛。
除了因游客违规登岛导致滞留的情况,还有游客因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导致受伤的情况。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还曾酿成死亡悲剧。

今年“五一”假期,刘姓驴友组织22人前往广东清远英德市“一线天”溪谷溯溪,一名成员擅自潜水而导致不幸溺亡。“一线天” 溪谷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已明确禁止擅自进入,但因社交平台传播成网红野游点,游客凌晨偷偷进入,最终酿成悲剧。
“违规旅游”发生事故
游客、组织者都应承担责任
从四礵列岛滞留到清远“一线天”溺亡事件,不难看出,这些事故的根源都在于游客“违规旅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第二十八条:“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应当维持现状;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进行生产、建设、旅游等活动。”这一条款清晰界定了无居民海岛的使用边界,是禁止普通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任何未经批准的登岛行为,都已触犯法律规定。
根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对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可分别实施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这些法律法规,为无人岛及脆弱地质遗迹提供了明确保护依据。
专家表示,游客未经批准登上无居民海岛开展旅游活动, 一旦因环境恶劣、设施缺失等原因发生伤亡,从游客本身、到提供运输的组织者,再到推荐旅游的博主,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我们国家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如果没有经过批准,到无人岛进行旅游活动,是一个典型的违法行为。到了岛上去产生一切人身损害的后果,组织者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主要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游客自己承担责任,因为本身就有重大过错。
为非法登岛活动提供服务的组织者,或者提供运输服务的改装渔船、载客船又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那么这既然是个违法行为,在登船过程中如果出现人身伤害,承担运输责任的运输人本身就是违法的主体。他没有任何的运营资质,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措施,所以游客在船上发生侧翻、发生搁浅、发生人身损害等所有责任,应该是由承运人去承担责任的,因为他是违规运营。
网络博主,甚至游客将他们的非法登岛经历整理成详尽的“旅行攻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传播。这些攻略往往包含如何联系渔船、登岛游玩路线等具体信息,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关键的法律疑问:这种对非法登陆无人岛活动的公开传播和“经验分享”,是否构成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如果他分享的攻略是一个合法的旅游区域,那当然没有问题,但他分享的是一个没有经过开发的地方、是一个无人岛。这些信息发布者实际起到一个广告的作用,所以这个信息本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就属于违法信息。
从南碇岛到四礵列岛,这些“秘境探险”,在法律上都是明令禁止的。无人岛旅游乱象,暴露出监管真空与执法缺位。社交媒体上,“探秘无人岛”的视频不断被推送。地方管理中,执法岗亭常常空无一人,非法包船登岛几乎成了公开的“生意”。与此同时,部分游客法律意识薄弱,安全风险认知明显滞后。
无居民海岛,原本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脆弱、最珍贵的一环。唯有监管变得有力、平台加强审核、处罚具有震慑力、游客守法意识增强,才能真正守住无人岛的生态底线与安全红线。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1527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漳州无人岛现巨大垃圾天坑 非法包船登岛成公开生意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820) 热点(2694) 新闻(13562) 国际(5500) 娱乐(506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53) 音乐(2082) 民生(4053) 行业(448) 财经(1821) 股票(386)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8) 养生(105) 医学(37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29)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202) 观点(1050) 房产(1163) 汽车(31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8) 展会(4) 数码(229) 足球(222) 体育(1107) 教育(1438) 高校(1738) 法制(2358) 军事(550) 游戏(262) 小说(991) 美女(21228)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3) 历史(366)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