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至38岁 36岁考公人称还有两年机会

日期:2025年10月19日 20:20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佚名

国考持续多年的35岁年龄限制,今年有所松动。

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发布。相比往年,此次公告对报考者的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

35岁,长期以来被视作考公的一道“门槛”。1994年6月,原人事部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要求报考者年龄为35岁以下。此后,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中,多将35岁作为年龄限制。

“过了三十岁,裁员要来了,考公机会要没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催着人马不停蹄地赶。”一位大龄考公的考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35岁年龄限制对他的影响。

国考年龄限制松动,能否带动更多招聘主体逐渐放开限制?当35岁的年龄限制逐渐放开,大龄考生是否能迎来“拆除炸弹”的契机?

“为自己再冲一把”

10月14日上午,山东省考生李林(化名)一遍遍地刷新官网,紧盯着即将发布的公告。此前看到不少省份放开年龄限制的新闻,他预感国考可能会放宽,期待着能有报名的机会。

李林今年36岁,连续几年考公没有结果后,他去年赶在35岁时“上岸”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其实并不是我理想的选择,但对我这个年龄来说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在35岁及时‘上岸’,我这个年龄不太好找工作。”李林说。

之前几个月,李林看到一些地方放宽省考年龄的探索,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希望,“一直在等国考的年龄放宽,想试着再冲一冲更好的岗位。”

看到公布的年龄限制调整到38岁,他松了一口气,但又马上紧张起来。他找出此前的学习资料和习题,定好第二天清晨的闹铃。“上班之前再学几个小时,为自己再冲一把。”李林说。

与此同时,36岁的考生刘畅(化名)同样摩拳擦掌。

决定考公的那一年,刘畅31岁,本来做程序员的他被裁员。出于稳定和未来规划的考虑,他以裁员的补偿款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准备考公。

开始考试后,刘畅意识到大龄考生的艰难。在应届生、专业、工作经验等要求下,他能报考岗位本就不多,一些“三不限”岗位竞争格外激烈,他几乎报遍了东北三省的岗位,甚至尝试过护林员等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岗位,屡次失败。

据他统计,五年时间里他参加了60场笔试,15次面试,最后在36岁这一年,卡线“上岸”乡镇教师岗。

“最后一年,其实我已经是考到哪里算哪里了,这所乡镇学校离我家几百公里远,待遇和发展还不知道怎么样,想着就这么认了。”刘畅说。

刚上班一个月,刘畅看到国考年龄限制放宽到38岁的消息后,他觉得还能再拼一把。“考上公务员的话工作前景和生活条件都会更好,现在多了两年机会,想再折腾一下。”

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对年龄放宽的变化如此乐观。

考生李令伟告诉时代周报,国考的岗位大多数面向应届生,大龄考生能选择的不多。而且国考竞争相对激烈,大龄考生在笔试环节缺少竞争力。

“这个限制放宽对我没什么影响,我还是比较期待更多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中也能放开年龄限制。”

此次国考公告中明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共计划招录3.81万人。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也就是说,应届生招录比例占总岗位超过半数。

而年龄限制的放宽不仅影响着大龄考生,多位应届受访者向时代周报表示,担心年龄放宽导致报考人数增多,“上岸”难度变大。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未来竞争的强度有可能更大。

公告显示,此次共计划招录3.81万人。对比2025年的3.97万人,招录规模呈现小幅度缩减,这也是近些年来首次出现招录规模缩减。年龄限制放宽后报名人数预计将会增加,叠加招录规模的缩减,或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放宽年龄限制渐成趋势

此次国考对年龄限制的放宽,与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有关。

新华社报道指出,本次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换言之,劳动者职业生命周期延长,放宽公务员招录年龄限制或有助于匹配人力资源使用周期,避免人才浪费。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考对年龄限制的放宽,还基于当前就业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对促进就业公平的考量。

“近年来,在全国和地方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招录设置的35岁年龄门槛,认为这不但阻碍35岁以上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带动整个职场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年龄歧视,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再就业。”

他表示,现在一些地方开始做探索和尝试,针对部分岗位、部分群体来放宽,或者更大范围放宽年龄限制,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

这背后所对应的,正是人口结构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2024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85年的32.25岁上升到了2022年的39.72岁。《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也显示,30岁—49岁就业人口占比超52%。

但根据智联招聘一项调查显示,80.1%的中高龄求职者认为,年龄限制成为他们找工作的最大困难。

为解决年龄限制造成的就业问题,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而在此次国考公布调整之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逐步探索年龄限制的放宽。

例如在公务员招录中,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明确,年龄条件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江苏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明确遴选年龄要求为38周岁以下。

在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和遂宁等地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除此,山东、新疆、贵州等地亦将部分事业单位岗位年龄要求放宽至45周岁以下。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后会有哪些进一步的变化?

熊丙奇认为,公告中明确放宽年龄限制,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地方破除年龄限制。“各地放开年龄限制,不但有利于给35岁以上的求职者更多就业选择,而且可让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内的单位扩大选材面,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为每个求职者创造平等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环境。”

但年龄限制放宽至38周岁,未必是终点。熊丙奇认为,当前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从已经取消35岁年龄限制的省份的实践看,完全可以将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统一调整到45岁以下。”

“一方面,这可让35岁—45岁的人员自由选择考公考编岗位报考,扩大其就业选择,另一方面,从职业发展看,45岁以上再考公考编者已经很少,设置45岁年龄门槛,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熊丙奇说。

对于应届考生对放宽年龄限制的担心,熊丙奇认为,35岁以下的报考者,无需过度担心与35岁以上的报考者竞争。因为年龄大者,在笔试中要获得优势相对更难,可以参与考试的时间也更短。

此外,熊丙奇认为,针对当前公务员考试中对应届生身份、户籍等限制,各地可以探索逐步解除,进一步促进就业公平。

记者丨史 航

-END-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1659c6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至38岁 36岁考公人称还有两年机会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823) 热点(2694) 新闻(13575) 国际(5506) 娱乐(5074)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53) 音乐(2082) 民生(4064) 行业(456) 财经(1828) 股票(386)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30)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8) 养生(105) 医学(374) 母婴(114) 亲子(56) 旅游(429)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210) 观点(1050) 房产(1163) 汽车(31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8) 展会(4) 数码(229) 足球(222) 体育(1107) 教育(1438) 高校(1741) 法制(2369) 军事(550) 游戏(262) 小说(991) 美女(21270)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3) 历史(366)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