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多鱼
“胖改先锋”的永辉超市,破釜沉舟要转型。
社交平台上,有人把胖东来模式调改过的永辉超市昵称为“胖永辉”,还整理出一些必买清单。广州市区首家“胖永辉”开业后,有消费者表示,“怒逛2小时,有很多免费试吃,进去真的很难空手出来。”
门店推着购物车等待排队结账的长龙背后,永辉超市经历一场痛并快乐着的转型。
“我们现在学胖东来,还属于初级阶段。”10月13日,永辉超市新帅王守诚在2025新品发布会的开场白中,毫不避讳永辉在转型路上的青涩。
500多天前,永辉开启了一场被业内称为“胖改”的自我革命。如今新永辉与新品质交出的成绩单颇为亮眼:调改门店客流平均暴涨80%,超六成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
这场以胖东来为师的转型,既是永辉直面内部变革的深度博弈,也是一场传统零售业破局向新的求生之战。
学其“神”,重塑永辉“人”
最开始做的,是人的改变。企业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资源,员工不是工具,而是工匠。员工把顾客放在第一,而不是交易。
走进任何一家完成“胖改”的永辉门店,你能直观感受到变化:商品陈列更精致了,服务员更热情了,试吃区更大方了。
数据佐证了这种观感。永辉超市CEO、全国调改负责人王守诚披露,截至目前,永辉超共有102家调改门店的顾客净推荐值均值(NPS)超过40%,达到行业优良水平;其中,19家标杆门店甚至突破50%大关。
在社交平台上,广东、北京、四川等地新开的“胖永辉”门店,不少网友“自来水”,不仅列出了一些爆品清单,还出了保姆级逛吃攻略。
一条高赞评论称,“调改后的永辉超市烘焙区,都是每日新鲜现烤,我特别喜欢欧包‘丰收的喜悦’,一口咬下去超扎实。生鲜区也提供剥皮剔骨等处理服务,超贴心!”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永辉调改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买单客流提升80%,16支爆款单品销售额增长超10倍。
“中秋和国庆也是传统门店的爆发点,并且会有很多大的团购订单,这是实打实卖出来的”,王守诚表示,卖出的很多都是“永辉定制”与“品质永辉”两大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好的商品保障,NPS推荐值和买单客流这两个数据让我们对后面越来越有信心。”
当然,市场也有一些其他声音,说永辉学习胖东来,只学其“形”未学其“神”。王守诚坦言,永辉现在属于学习胖东来的初级阶段,出发点恰恰是学其“神”,而非“摹其形”。
“我们处于胖东来化的初级阶段,目标定在那里,我们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永辉用2-3年时间先走出生死线,2024年5月6日,现在基本上按照这个节奏在走。3-5年时间重新把顾客的信任赢回来。5-10年时间真正的成为一个国民提到永辉就很骄傲和幸福的超市。”
尽管胖东来已经人尽皆知,但胖东来也只在河南有13家门店,而永辉超市在全国有数百家门店。在业务逻辑与管理机制上,两者之间无法1:1复制。如果只盯着胖东来现成的东西,比如员工高薪资、物流高标准和各种细节,对于各地域都有业务的永辉来说存在实际难度。
“但是胖东来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文化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王守诚举例,比如说员工给顾客打伞,是什么驱动了员工会给顾客打伞?就是爱。他认为,一开始不要学胖东来的“术”,而要学习胖东来的“神”和胖东来的“道”。
在王守诚看来,胖东来的表象是服务,内核是爱与尊重,还有利他之心。在外人眼中,胖东来的服务很好,员工状态很好,商品很好,但是背后是胖东来的自由与爱的理念。
这也是永辉学习与调改的重要方向。王守诚表示,“当你学到了胖东来这种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后,其实可以内化成自己的很多标准和方法。”
王守诚很注重调改过程中,永辉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细节。他分享了一个有关衣服的故事。以前永辉的店长经常穿的工服有很多汗渍,生意场上还没谈合作就感觉矮半截。今年,永辉给每一位店长定做了西装,让员工穿的好看,也更有信心。除此之外,永辉还给店长进行调薪,一些店长的年薪可以达到30万元,“店长有了热爱,员工就会得到关心,他也会知道怎么去成就员工了”。
当企业成就员工,给员工关怀、涨薪和提升的同时。员工也会成就企业,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好顾客,提升顾客的体验与商品品质。这种胖东来打样的成就方式是永辉调改的重心,人好,品质才好!
从“民生”向“品质”跃迁
做零售,品质一定是基础。零售业的品质革命,注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次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漫长跋涉。
“永辉卖的是商品,不是货架。”永辉超市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佘咸平喊出,永辉超市正推动“一场彻底的商品中心化变革”,目标在三年内锁定200个核心战略伙伴,打造100个亿元级大单品。
一方面,永辉致力于与合作伙伴打造“永辉定制”系列;另一方面,未来要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品质永辉”。
只有做出优质的大单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更坚固的品牌护城河。
如今,“民生永辉”升级为“品质永辉”,“新永辉 新品质”的时代随之到来。但在调改蜕变的过程中,永辉也经历着“断腕之痛”。
围绕供应商展开的供应链变革,是永辉战略调改的重头戏。
2025年半年报中,永辉超市明确提及,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之一,正是供应链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公司对大量供应商及商品完成了升级汰换。
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精简约50%的供应商数量,聚焦核心供应商。同时,完成了与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签订。并筛选出200个核心供应商,并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认为,中间商加价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永辉超市要砍掉小供应商,砍掉进场费,采取裸价直采模式。
这也意味着,永辉超市的调改,不是简单的商品陈列、环境装修,而是深入供应链和利益分配等核心领域。
2025年第二季度,永辉一边调改,一边优化不健康的门店。在行业专家看来, “闭店”是中国超市行业面临的发展议题,选择性闭店是优化,是促进正循环,是企业摆脱尾大不掉问题的壮士割腕。关闭亏损门店虽然短期内会影响营收,但长远看能优化成本结构。
永辉在经历闭店的同时,也新开了很多如广州海珠区丽影广场店等“胖永辉”新门店。这些门店选址城央,甚至在最核心的交通枢纽,周边林立写字楼,环绕中产生活区,是天选的流量场。
开源证券今年8月发布的研报所述,永辉超市向品质零售转型进展顺利,“长期经营拐点可期,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市场在观望中给出了积极反馈,而王守诚也说,“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正在加速回归”。
也印证了叶国富在今年3月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所述,“2025年永辉超市的关键词是‘减亏’。”
国内线下商超面临大洗牌,这正是永辉的机遇。叶国富很坚定,未来公司将聚焦面积在2000到3000平方左右的小型超市,以及有品质的社区超市,“通过把产品做好,服务到位,线下商超一定仍有机会”。
在永辉发展史上举办的第一场新品发布会上,叶国富有感而发:方向对了就不要路远,开始了,就不要怕慢,相信了,就不要再变,每前进一步都是成功,我们坚信一定会取得伟大的胜利。
定位国民超市,从规模导向到品质革命
一枚蛋,一瓶鲜奶,一包板栗,永辉都在死磕。永辉在用品质衡量国民消费的尺度,做长期主义品质革命。
中国消费品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品质革命。
对于实体零售业来说,更是到了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谁做好品质,谁提供好产品,消费者就涌向哪里。
价格战让实体零售业陷入“内卷”,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要求降低。
“据我观察,我们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在经济学家周其仁看来,消费者买东西,不光是比价,更在意质,更在意使用价值,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可靠、耐用,有没有危害。
“尤其是现代消费当中,持久性的,或者关系到生命健康的产品,品质的问题非常重要”,周其仁说。
谁做好了品质,谁就抓住了我国亿万家庭的心。要知道,这一群体是社会消费的绝对主流。
永辉“胖改”的16个月,目标主流顾客就是这样一群人——渴望好品质的中国主流家庭。
如何理解这一群体,做好产品,牢牢吸引这一群人,是“品质革命”的基石。
围绕品质,推出了“永辉定制”和自有品牌“品质永辉”两大系列,拥有覆盖生鲜、熟食烘焙、饮品、日用品等多个品类的超20款高标准商品。
永辉定制是头阵,山姆供应链出身的佘咸平为永辉定制立下标准,“同价格品质最优、同品质价格最低”,与知名品牌进行联合定制。比如永辉与伊利共同打造了永辉定制鲜奶。今年7月中旬刚一上市,这一单品做到了去年同期低温奶20款同类商品的总和,甚至还超越了去年同期的数据。
为什么永辉定制产品刚推出就能卖的这么好?佘咸平解释道,这款产品原奶微生物指标优于国际欧盟标准,GAP一级牧场认证,安全奶源品质可追溯,更好喝更营养。自然消费者也更愿意买单这款产品。
牛奶与鸡蛋,是早餐必不可少的两样食品,永辉推出的鸡蛋,完全符合欧盟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标准,可生食。目前中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鸡蛋,仅有1%。
有了这样的1%作为基底,永辉觉得还不够,所以经过产品部门反复的思考,为这款鸡蛋追加了五大放心(鸡种放心、食料放心、养殖放心、洁净放心、追溯放心)。
佘咸平说,“我们只用玉米和豆粕进行调配,只用单一的饲料。所有的鸡在24小时封闭的环境下去喂养,清洁放心,所有的鸡蛋要经过8道工序自动化清洁。最后是追溯放心,每一颗鸡蛋上都可追溯。有了欧盟标准,有了五大放心,剩下的就是19.9元/盒的长期稳定低价。”
简单一颗蛋,专业的供应链专家可以讲出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链路,而正是日常消费最广泛,复购频率最高的商品,是永辉走向品质零售的一颗颗明星。
入秋时节,永辉超市推出定制开心栗。全中国一年的板栗产量大约150万吨,永辉只选取国家地理标识、中国板栗之乡的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只有8万吨,永辉只选取其中的早丰栗,它的皮薄肉厚,软糯香甜。永辉严苛原料标准,坚持自然熟,不催熟,不打药,人工采摘。不开口门店现炒,每一包板栗,如果有坏果,请到永辉超市来,我们再为大家现炒。”佘咸平说。
到底什么是国民消费的品质尺度?
佘咸平回答,“只有6个字,买得好,花得值。”